二鬼摔跤

瀏覽次數(shù): 作者:市文化旅游體育局 信息來源:淮北市文化旅游體育局 發(fā)布時間:2022-06-06 09:02 字號:

摔跤舞俗稱為“二鬼摔跤”,解放后改名為“二鬼爭跤”,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間,源于淮北市濉溪縣臨渙鎮(zhèn),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,流傳在淮北、宿州一帶,最早是一種祭祀舞蹈,常在街頭、集鎮(zhèn)、古會、廟會、正月十五時演出,還可以融合在龍燈舞、獅子舞、獨桿轎一起演出,看上去幽默風趣,逗人發(fā)笑,大飽眼福,它的表演方式為一人表演,用兩只手拿著兩只腳然后出現(xiàn)四只腳,四條腿,兩個人頭,看上去像是兩個人的表演跳舞。這樣一來需要演員的基本功過硬,特別是演員腰部基本功要扎實。它常用的招式為十大特點:老漢推車、力托泰山、就地十八滾、牛底架、豬八戒哄地、旋風腿、龍翻身、老虎大玩窩、鯉魚打挺和癩蛤蟆爬地等經(jīng)典動作。

傳承譜系:第一代傳承人:張鳳軍;第二代傳承人:張孝風;第三代傳承人:張雅思;第四代傳承人:張言杰;第五代傳承人:馮彩虹、李宇、劉榮、張紅艷、張永軍、劉道風、丁城關等15人。

代表性傳承人:張言杰,多次參與省、市、縣文藝展演活動。

重要價值:摔跤舞”是一種歷史悠久而永遠不衰退的文藝演出方式,很早以前體育活動很少,農(nóng)民在田間地頭休息時,開開心,摔摔跤,活動活動筋骨。深受淮北地區(qū)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。


掃描二維碼隨身看資訊

熱點新聞